橙啦学员故事 > 三跨初试第一上岸人大,青春的意义正是勇敢向前走!

三跨初试第一上岸人大,青春的意义正是勇敢向前走!

186 2024-07-08

01.

本期橙梦计划学员


图片

各位学弟学妹好,我是23考研的一名学长,我叫施瑞恒,很高兴能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自己的“三跨”经验


我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跨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马主义发展史专业(跨度比较大哈哈)。


为了专心跨考,我放弃了好好找工作、考公考选调,所以如果考不上研究生可能就直接去工地了。

 

图片
*初试成绩截图


我大三上读完开始想转行的,但是一直都没有坚定信心,2022年2月末,听了橙啦“达叔”的公益讲座,觉得达叔讲得非常专业,解开了很多迷茫中的困惑,可能因为是“学长”的亲切感,我选择了相信橙啦,从这时候开始了我一年多的备考。


我常常自嘲自己这一年是个“无言的苦行僧”,因为很少有人会理解,也很少有人愿意支持或是看好这样一个从工科跨到文科的考生,但是也很少有人会想到我最终竟然上岸了,初试第一,复试第三,总成绩第三。


我想这最终的结果证明,青春的意义正是勇敢向前走,哪怕置身谷底经受黑暗,也请相信山峰顶处的曙光终会来临。



02.

初试备考经验分享

✅择校经历


关于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院校以及专业,总结起来就是向往更高的平台,并且希望奔赴所爱。具体原因的话我想从以下四点来谈谈我当时的考虑:


首先是结合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优势。我大学期间参加过暑期实践,去调研过乡村振兴的一些基本情况。


然后我结合了自己的特点。相较于工程设计、演算,我其实更喜欢阅读与思考,个人感觉在数学和背书上花同样的时间,背书会得到更大的成果。


图片


其次我结合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我本科期间还是做了较多的学生工作的,未来也打算留在高校或者考一个公务员,那么客观来讲选择人大马院就是个“最优解”。我也跟一些学长学姐以及老师家长进行过交流,自己也想去首都长长见识,希望能比一名工科研究生拥有更多时间去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一些其他方面的技能。


最后是结合自身能力以及院校考情分析。这里要很感谢橙啦的一对一择校辅导老师,当时老师帮我查了一些准确的数据,我结合自己的能力以及备考时间,选择了挑战一下,坚定了人大马院的方向。


✅各科备考方法


我把自己的备考过程大致分了四个时期:3-6月的准备阶段、6-9月的起步加速阶段、9-12月的关键阶段、12月-考试的冲刺阶段,各科进度和节奏也大致这样划分了。


✍英语科目


由于英语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我开始最早,也是备考周期最长的一门课,从3月一直到考试,从没有落下的就是每天背单词。

因为自己一直以来英语的基础都不算很好,我从3月开始跟着大叔背完了926词汇,然后是后面的长难句、段落结构,一直都有在跟达叔的晨读,这些都帮我在整个考研周期中,找到了一个很舒服的“作息规律”。

图片

*晨读跟完了达叔的926词汇,并记了很厚的笔记


特别说一下,单词很重要,单词不过关,后面阅读真题会很崩溃,而且浪费真题,进而浪费宝贵的背书时间,进而影响心态……等等连锁反应。

到“起步加速阶段”后,我除了每天跟着达叔刷阅读外以及整理单词背诵外,我也提前开始了自己英语作文的备考,个人感觉12月冲刺再来背作文是比较吃力的。

作文跟的石雷鹏老师,暑假时候“石麻麻”的作文课差不多一周两三次,是比较“有趣”的,很多时候我准备专业课累了就会听一节作文课哈哈。

到9-12月这个关键阶段后,英语其实节奏并没有变化——每天刷题、背单词。只不过这时期我开始跟着“欢姐”、“宝爷”,准备翻译、新题型等其他题型了。

图片
*这段时间每天都学到很晚才回宿舍

这时期做英语真题必须要更注重总结归纳,如果错误率还是很高,必须开始思考怎么在“应试”中提高正确率了。

再到最后的冲刺阶段,英语我觉得除了在之前的基础上,还必须增加的一项日程就是在继续背单词的基础上留两套真题用两个下午进行模拟

因为至少对于我来说英语的时间真的很紧,我也参加了橙啦组织的真实“考场”模拟考试,并且不断调整,最后确定了自己最终做题顺序。


✍政治科目

相比于其他同学,自己在它的上面花的时间不算多,我一直都有坚持刷选择题,以及往年的真题。刷真题能更加熟悉真题的出题风格,像今年还考了一些原题,就很赚。

然后大题的话,我会通过一些软件听一些报道和讲话原文,积累了一些自己的专业话术(攀攀说过话术很重要哈哈)

图片
*攀攀的时政有“萤火遇皓月之光”的感受

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材料来说,不能只有知识点,然后根据自己背的框架、内容或者模板答上去。

最后很感谢橙啦两位老师“攀攀”和“双姐”的帮助,让我花在备考上的时间都比较高效和“值得”。人大“学长”攀攀带我每月梳理时政,也讲了一些人生哲理,还有公众号上的每日一测,对于我专业课备考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还有很温柔的双姐一路来带着刷题、梳理重点,当然还有给我们唱歌哈哈,给了我很多陪伴的精神力量。

 

✍专业课备考

马理论考研因为不考数学,所以多出来了一门专业课,其实也就是大家本科阶段学的“马原”、“毛概”的升级版,然后人大很注重时政,所以必须用心去准备时政。而且人大马理论的题量非常大,所以一定要练下写字速度以及书写。



专业课一是619-马主义理论综合


“马原”这门专业课几乎马院的专业都会考到1,或者说考察内容接近,备考的时候甚至可以用其他院校的真题练手。


我当时也看了武大马院“651-马主义基本原理”的真题,一来能扩宽答题视角,二来是积累一些论点,如果最后考场上脑子里能闪过看到的东西,觉得合适就直接写上去(多写一点又不会扣分)


专业课二是844-当代中国马主义理论与实践


这门专业课考察也是契合了人大马理论注重时政的特点,也就是大家所讲的“毛概”。


这门专业课可能到了后期备考中你会发现,自己甚至能猜到一些大的考察方向,但是这其实没有什么用,因为猜到题不代表着能在考场上写出来。所以很重要的是积累相关的话术,这点在备考中也同样适用,我当时就是几乎每天有时间就会听一些文章、报道、新闻。


而这两门专业课的核心资料其实就是本科阶段大家学的“马原”和“毛概”,我一轮备考就是把这两本书背了一遍,在脑海中大致梳理了这两本书的框架。


今年又出了23版的教材,所以大家还是得买一本最新的教材拿着背。


此外,网上还写了一些其他的参考教材,像《马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


但是这几本书我都没有背诵,我也只建议大家可以在3-6月这段时间去好好读一读就行,或者在二轮背诵时候,发现某些知识点逻辑有点困惑的话,可以带着问题再去看这些参考教材。


不建议背是因为备考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开始一轮又一轮重复背诵专业课后,马原、毛概两本书就已经很头疼了,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背了又忘,忘了又背”,更别提还有时政的内容了。


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最主要的,掌握“二八原则”,扎扎实实把两本专业书吃得透透的,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拔高,而不是先抬得过高,再来打基础。




03.

复试备考经验分享


23年复试由于改成了线下,所以今年复试占比调成了50%,但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初试相对高并且复试“有在准备”的人,没有被刷下去的(大家去官网上自己看看就会发现)


图片
*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复试


和初试一样,人大没有公布复试参考书目,但是考马发史肯定就是要侧重原著,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把马工程版的《马主义发展史》前面原著的相关内容背一下,会有很大帮助。


复试时会所有考生叫到一个大教室候考,根据抽签结果依次由志愿者带到指定教室面试。


图片*准备复试

中文自我介绍后会现场抽专业面试的题,老师再根据你的回答问其他问题。然后再抽口语问题,和专业课问题一样,只不过老师一般不会再接着问很多问题。


然后有笔试,但是内容比初试简单很多,主要结果还是取决于面试,特别是你展现给老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如:答题逻辑、原著知识等。


综合素质的话,只要你不是紧张到一句话说不出来,大家应该都是一样的。建议马发史复试原著的话,与其多看,不如好好抓实几本拿得出手,能拿出来好好跟老师“交流”。



🍊备考中踩过的坑:


1、专业课背诵要不要一字不落?现在我可以明确给出答案是不用。


我暑假开始专业课的一轮背诵,因为我是跨考,很多东西是从零开始背,加上暑假有两个实习工作,我9月回学校了其实也还没有背完一轮(当时也真的很焦虑)。而且这三个月时间跨度也很久,很多东西背了早忘了,会感觉每天在做无用功,看不到成效。


当时背书慢并且成效不好的一个原因就是“病态的完美主义”,我甚至背错一个字都会转回头去重新背,但是其实最后那些大牛教授看你答题内容时,几乎就只会一扫而过,主要看你的答题思路和逻辑,他们自己更不会一字不落背出那些东西。导师找人是找来做科研的,不是找背书机器。

 

2、找的资料越多越好?现在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必。


我当时初试前确实找了很多的专业课、公共课背诵资料,但是结果真的没有用,因为很多东西自己看都没看过,还耗费了精力去搜罗,真不如踏踏实实被两遍专业书打打基础。


3、复试没有参考书目,该怎么准备?


谈到复试准备,我真的走了很大的弯路。首先我每天都背的自我介绍,以及一些综合问题、口语问题,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准备。


但是,完全没用!因为老师最关注的还是你的专业能力(别的学校或者专业不知道,但是据我和身边同学交流,至少人大马院是这样)然后我也把早期马恩的一些原著大概讲了啥也都背了,有用,但是作用甚微!


马理论复试策略,特别是没有参考书目的情况下,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一两本原著,这样你才能保证能老师能和你比较深入地聊下去,你甚至就可以引导老师问你那本原著。




04.

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

很多同学考研前都会想知道“卷不卷”,其实在近几年来的考研考公热之下,没有哪条路是好走的,或者说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所以卷不卷其实不太好定义,数据显示或者说反映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是真实情况,反而更多给自己带来的是焦虑。

面对这一切的不确定,我们唯一能确定的也许只有“自己”,就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去准备去大胆向前走就行了。

很多同学会怀疑自己的努力是不是会白费,会不会努力一整年最后只有一场空?那么用石雷鹏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如果你焦虑,就去努力吧,只要你学到东西了就不会焦虑了。”

当然也不用拼了命地折磨自己,保持规律的作息就行,不用你每天早上6点起来学,只要你能保证每天学的10个小时高效高质量的,就足够你上岸了。

图片
*复试完去看了心心念念的天安门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选择了跨考的话,那就鼓起勇气,把一切推倒重来奔赴所爱,在接下来这一年做一个“无言的苦行僧”,请相信终会有属于你的顶峰相见,一定会有的!

如果你也像曾经的我一样,害怕失败然后一无所有,那也请记住,没有什么能定义你的人生,保研不能考研也不能,只有你自己能决定你过什么样的人生。


图片


评论
最热 | 最新

快来抢先评论吧~